top of page


中秋佳節幸福校園周|牆角寒梅
伍少梅中學通過幸福校園政策,促進學生的身心靈及社交健康,提升他們各方面的幸福感,致力打造屬於師生的「幸福校園」(Well-being School)。 本周適逢中秋佳節,學校特設「幸福校園周」,為學生準備了一系列的活動。星期一的猜燈謎環節,老師寓教於樂,讓學生了解中國文化、感受節日氣氛,並向學生派發心意卡,鼓勵他們在佳節向父母表達感恩之情。星期三的師生籃球賽,有助促進校園文化,使師生聯繫更加緊密。星期四的安睡香囊製作、擴香石體驗、禪繞畫體驗及養生五行花茶製作,幫助學生放鬆心情、紓緩壓力,達到身心療癒。最後是星期五的重頭戲——全人健康學習經歷(WLE)。 伍少梅中學是第五年開設WLE的常規課堂,通過多元化的活動,提升學生對健康和幸福感的關注及了解其重要性。今年共有29項由老師和校外導師共同策劃的活動,包括街舞、山藝、素描、電繪、Graffiti、剪紙、木工製作、水耕體驗、泰拳、武術、跆拳道、空手道、卡巴迪(Kabaddi)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等。手作與藝術活動鼓勵學生發揮創意,製作獨一無二的作品;運動項目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強調團隊合作、尊重和包容的
10月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生命教育|牆角寒梅
每個人對「生命」都有着獨特的認知與詮釋,而「死亡」常被視為敏感甚至忌諱的話題。上周六(13日),筆者參加了賽馬會紓緩童行計劃的「光影童心」生命教育講座,觀看短片《我的孩子病了》。 《我的孩子病了》記錄了6個末期病童及其家庭的故事,6名孩子在確診絕症後,逐漸失去身體機能,他們...
9月1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師生同樂|牆角寒梅
伍少梅中學30多名師生參加了上周六(6日)友邦熱氣球跑的3公里賽事,途經維港海濱、會展和金紫荊廣場,筆者作為其中一員,見證老師和學生完成賽事。 雖然3公里賽事距離不長,一般在12至15分鐘內完成,但當天天氣炎熱,氣溫高達34度,無疑為賽事增加了難度。筆者在熱身階段已經滿頭大...
9月10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你要開始才會變得很厲害|牆角寒梅
今個星期,一眾學子回歸校園。學生面對新學年、新的學習階段,可能感到期待和興奮,同時難免產生焦慮情緒。筆者和老師一早在學校大門迎接同學,通過打招呼、問候和握手為他們打氣,亦為每位同學準備了餅乾和能量飲品,希望大家以最佳狀態面對新學期的挑戰。...
9月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Students, Welcome Back|牆角寒梅
漫長的暑假即將結束,希望大家度過了一個愜意又充實的假期。下星期一便是開學日,各位同學將迎來新學年、新生活和新景象。 面對新的變化,學生或多或少感到不安和焦慮,特別是中一新生、轉校生和應屆文憑試考生。我校老師於暑假期間與學生保持聯絡,關心他們的學習及情緒需要,並提供適切的支援...
8月2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伍少梅學生成長故事(2)|牆角寒梅
新來港學童因為教育制度、語言和社會的差異等因素,在學習及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伍少梅中學中三級的徐煒林同學,是一位來港3年的學生,他以良好的適應力迅速融入校園,並憑着其成熟穩重的性格,成為本地和新來港同學之間的橋樑。煒林的故事,是一個關於克服逆境、主動融入,並以感恩之...
7月31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伍少梅學生成長故事(1)|牆角寒梅
悠長的暑假,是老師和學生休息及娛樂的時期。在這段放鬆心情的日子里,筆者回味過去一年的點點滴滴,發現學校總是充滿感恩的事,特別是見證學生的成長與蛻變。 中一級的陳天藍(Siriphagornchai Sinsap)同學,是一位從泰國來到香港讀書的學生。初到伍少梅中學時,天藍面...
7月2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培育香港資優人才|牆角寒梅
伍少梅中學一向積極與外間機構合作,將未來知識和技術與學校課程結合,為下一代提供優質教育,以迎合未來的發展趨勢。本校與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合作推出以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課程,將於7月展開,課程以高年級小學生為對象,分別是「賦能未來人才——經合組織永續未來的學習之旅」、「運動科學和全...
7月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校園危機處理演習|牆角寒梅
本港近期發生數宗學生校園墮樓事件,除了引起大眾對學童精神健康的關注外,也提高了學校對校園危機處理的重視。上周三(11日),本校邀請到香港青年協會的社工團隊到校進行校園危機處理演習,通過小組討論和模擬演練,讓老師、輔導人員、行政人員及工友體驗危機處理的過程,加強全體同事對突發...
6月19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我們的六分一|牆角寒梅
有研究發現,香港每六個青少年中就有一個經歷精神健康問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委託香港政策研究社,於2至4月期間以便利抽樣法邀請13間中學,每間學校抽樣中五和中六班別參與「中學生面對文憑試壓力的精神健康狀況」問卷調查。 1017名受訪學生在過去兩星期,有4成呈現抑鬱或焦慮症狀,3...
5月2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展「亮」未來|牆角寒梅
伍少梅中學擁有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為促進彼此的認識和交流、推廣多元文化,學校定期舉辦共融活動,深受學生歡迎。 中文組於2月舉行的「共融文化日」,設有特色互動攤位、多元文化體驗及美食試食環節。互動攤位方面,有投壺、射箭和踢毽子,考驗學生的手眼協調,發掘傳統中華遊戲的樂趣;文化...
5月14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智能耕作回饋社會|牆角寒梅
伍少梅中學本年度參加了Farmunity水耕苗社的計劃,讓師生學習智能耕作技術,提升他們對創新科技和綠色生活的了解及興趣。早前,中四級吳偉浩、黃嘉乾與張佳炫同學出席了由寶馬山扶輪社舉辦的「GREEN.GEN 2025」,這是香港首個用竹材打造活動場地的可持續發展活動,共有超...
5月7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觀課的意義(下)|牆角寒梅
觀課,能讓老師成為更優秀的老師,而在這個過程中,觀課者的角色極為關鍵。 觀課者一般是校長、副校長、教務主任或科主任,筆者認為,他們是每一位老師的「諍友」(Critical friend),即能用直言相規勸的益友。他們用心幫助你成為一個優秀的老師,欣賞和肯定你對教學的努力與付...
4月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觀課的意義(上)|牆角寒梅
每位老師的教學生涯都會經歷「觀課」這一環節,大家覺得學校為甚麼要觀課?教學質素保證的措施?評估老師續約的例行公事?還是找老師錯處的手段?在筆者心目中,觀課的真正意義是能幫助你成為一個更優秀的老師。 為甚麼要成為優秀的老師?學生在6年的中學學習生涯中,需要優秀的老師陪伴他們進...
3月2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牆角寒梅|探索非遺與可持續發展之旅(上)
伍少梅中學一年一度的全方位學習周圓滿結束,筆者從不同途徑收到同事的活動捷報和照片,對學生積極參與和老師用心準備活動感到欣慰,亦十分期待他們的學習成果。 老師每年籌辦全方位學習周活動都會進行創新、跨領域的嘗試,筆者想為大家介紹幾個特色活動。中文科、人文學科及STEAM合辦跨學...
3月1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牆角寒梅|實踐出真知:探索非遺與可持續發展目標
本周是伍少梅中學的全方位學習周,通過多元化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全方位學習周以「Explore」、「Experience」、「Reflect」和「Reimagine」為核心,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成長,探索和重新想像...
3月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牆角寒梅|家長日的意義
伍少梅中學於本月15日舉行了家長日,老師與學生及家長面談,並派發成績表,總結學生上學期的學習成果。 家長日是學生、家長和老師三方面談的機會,家長可以通過老師了解子女在學校的表現,也可以向老師反映子女在家中的行為,尋求意見或協助。筆者認為,家校面談的重點是鼓勵學生繼續進步,讓...
2月2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牆角寒梅|突破自己便是成功
年度盛事渣打香港馬拉松於上周日(9日)舉行,本校7位中四至中六學生在老師帶領下參加了10公里賽事,筆者偕同幾位老師到場打氣,見證同學完成賽事,一同分享喜悅。 學校早於3年前建立跑步文化,每逢星期一、五舉行晨跑,晨跑的學生由校門出發,圍繞葵涌邨一帶跑步,途中有不少梯級和斜路,...
2月1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牆角寒梅|學校教育評估改革之路
承上文,筆者與其他香港的校長及老師在第七屆世界教育前沿論壇分享了對學校教育評估的看法及改革的案例。聖公會阮鄭夢芹銀禧小學李偉銘副校長分享,該校小六學生根據小二學生創作的故事,利用AI技術生成創意圖片,讓他認知到AI時代要求教師重新思考批改的目的與方向,從簡單的理解轉向更高層...
1月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牆角寒梅|向世界分享香港環境教育的實踐
承前文,筆者偕同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團隊一行人,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以香港人的身份和角度,向世界各地的參加者分享香港在推動環境教育及可持續發展的實踐。 筆者與幾位校長及教育界夥伴,在研討會上介紹香港學校如何在校園內推動環境教育和可持續發展,以回應氣候變化帶來的...
2024年12月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