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牆角寒梅|跨界共建 未來教育(2)

承上文,現為大家分享在21世紀教育論壇2024——「跨界共建.未來教育」暨社創校園10周年中,主禮嘉賓Andreas Schleicher的演講內容及筆者的看法。

Andreas Schleicher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教育與技能總監,他發起的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學生學習評價項目之一,為不同國家的決策者、研究人員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研究教育創新和轉變的全球性平台及參考數據,足見他對提升全球教育質素和公平性的貢獻。


Andreas Schleicher以「The future of education in support of an unknown future」為講題,指出我們正面對世界的各種轉變,例如氣候轉變、自然災害、人口老化和科技發展等。歷史上,教育一直勝過科技發展的步伐,但不保證在未來能維持領先優勢。近來AI技術急速發展,取代了低技術和重複性的工種,同時帶來新的工作機遇。教育的意義在於為所有人提供機會學習知識和技能,培養良好的價值觀和確立生命的意義。未來社會越來越重視創意,數據顯示人的創造力會隨着年紀增長而遞減,因此我們要重新設計教育,通過創新教育幫助下一代適應瞬息萬變的未來社會。


根據PISA 2022,香港的學術表現在國際間處於領先水平,但學生的抗逆力、成長型思維、對學校的歸屬感及自主學習的信心之指數則較其他國家或地區低。眾所周知,香港學生學習壓力大,長期處於焦慮感高、幸福感低的狀態,身心健康堪憂。筆者認為,香港在推行情意教育和全人發展方面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建議政府投入更多資源,提升學生的心理質素、抗逆力和幸福感(Well being),讓他們有能力面對未來社會的各種困難和挑戰。

加拿大是學生學術表現與幸福感均維持高水平的國家,這讓我們知道兩者可以共存,並非矛盾而要作取捨的存在。因此,我們應以追求學術表現與幸福感平衡提升為理想,為下一代打造健康又美好的學習環境。

Comentarios


  • Facebook
  • YouTube
Location.png

地址:

新界葵涌葵合街30號

contact.png

電話: 

2425 8223

email.png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9 Salesians of Don Bosco Ng Siu Mui Secondary School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