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參加了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及教育政策與社會學部合辦的「香港情意學習會議及工作坊——新常態下培養未來學習者的關鍵」,以「照顧學生多樣性的情意學習」、「校長與教師專業協作和領導、家校合作」和「社會各界的參與」為主題,共有二十多位專家及前綫工作者就新常態下的情意教育發展進行深入探討,以及分享在過去兩年期間各界持續推動學生有效的情意學習和協作之寶貴經驗。
「情意學習」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情意指學生的情緒和行動意志,以教育學生控制情緒,使情緒趨向成熟穩定,並擁有健全的身心靈為目標。是次會議以美國東北大學心理學教授麗莎.費德曼.巴瑞特(Lisa Feldman Barrett)的主題演講「You aren't at the mercy of your emotions - your brain creates them」揭開序幕,探討情緒如何產生。
「情緒」是每個人既熟悉又陌生的部分。熟悉,因為我們無時無刻都要面對它;陌生,因為我們對它並不了解。很多人以為情緒是天生的,只要被觸發,就會作出生理、心理和行為上的反應。巴瑞特教授認為,情緒不是無法控制的天生大腦反應,而是大腦對事物建立的猜測。大腦篩選過去的經驗,做出不同猜測、考慮不同的可能性,從而建立對世界的想法並採取行動。我們看待別人的情緒也是建基於預測上,猜測其意義。因此,當我們在別人身上察覺到情緒時,其實有部分是來自自己的猜測。
巴瑞特教授又認為,人比想像中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且有能力把情緒的影響調低一點,避免造成意料之外的後果。同時,愈多的控制代表愈多的責任,因為我們現在的行為和經驗,會變成大腦日後對事物的預測,作為唯一能改變它的人,需要負上責任。我們需要學習不同方式來建立自己的經驗,以具體可行的方法控制情緒、提高情緒管理能力,擁抱責任,樂於承擔,從而打造健康的身心靈及和諧幸福的生活。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