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圍「夢想中的遊樂空間」徵文比賽
中文組與我校華語同學參加以「夢想中的遊樂空間」為題的徵文比賽,經專業評審評分後,我校總共有15位同學的作品入圍,將於5月14至24日期間於以下網頁展出以供網上投票之用。現誠邀大家投票支持學校同學,讓同學心目中的「遊樂空間」成真,向夢想飛翔。 入圍的名單如下 油尖旺區:...
旅人故事
一位年青人一直很想獨自到某小鎮旅行,於是,他趁暑假揹起背包到小鎮體驗。旅程途中,他計劃到下一個目的地時,在手機查看最佳的前往方法是到附近的火車站乘坐火車前往。可是,他搜尋不到前往路線及所需時間,於是,他向一位老人問路。
年青人:伯伯,請問由這裡到火車站要走多久?
老人聽過年青人的問題後,將年青人打量一下,然後微笑一下,沒有回答就繼續工作。
年青人感到很奇怪,為何老人不回答呢?
年青人真的很想知道前往火車站的需要時間,於是,他再問老人。
年青人:伯伯、伯伯,不好意思!請問由這裡到火車站需要多久呀?
老人再次將年青人打量一下、微笑一下,然後低頭繼續工作。
年青人感到奇怪,從老人的反應可以確定老人是聽到的,但又老是不回答。
於是,他決定問第三次。
這次年青人提高聲線:伯伯,不好意思!我真的很想知道由這裡到火車
站需要走多久!你可否回答我嗎?
伐木工人的故事
一位年青人很想成為出色的伐木工人。
他認為自己年青力壯,很想成為老闆眼中最佳員工。
於是,他問:老闆,公司規模這麼大,這麼多伐木工人,最出色的一位一天可以斬多少棵樹呢?
老闆答:最出色的那位伐木工人,每天斬十八棵樹!
於是,年青人決意打破這個紀錄,要成為最出色的伐木工人。
年青人第一天上班時,很有衝勁地帶著公司提供的新斧頭,準備打破紀錄。
他很努力地不停劈、不停劈……
持續地劈了一天,終於完成工作!
第一天上班的紀錄是十七棵樹。
年青人感到不忿氣,因為只差一點點才可以打破紀錄。
他認為第一天的成績已經離目標不遠,很有信心第二天或者第三天便可以打破紀錄。
於是,第二天上班時,他又不停劈、不停劈……
第二天紀錄卻只有十五棵樹。
第三天只有十四棵,第四天只有十棵……
年青人感到很沮喪,他問自己:為何我這麼努力,都未能達到目標,反而成績
越來越差呢?
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 李建文校長
曾經有人問我:「李校長,你做校長後,離開了『前線老師』位置,是否與學生的距離拉遠了?甚少機會接觸學生?」
我在學校的崗位的確變了。年多前,我由一位『前線老師』變成一位『前線校長』!
緊握每次珍貴的數秒
我每天早上總會在學校大門迎接我的學生,不單每天有接觸學生的機會,甚至比以往所接觸的更廣、更多。我迎接他們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用握手禮跟他們打招呼。
在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擔任校長一年多,握手次數數不勝數。握到的手有大、有小,力度有輕、有重。有時候,握手只是數秒鐘的動作;但有時候,手握過了以後是一段珍貴的對話。
「以手量心」 給予有溫度的關愛
一般人將「握手」視為一瞬即逝的應酬,但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每天透過「握手」這一個簡單的動作,去即時了解同學的身心狀態。
數之不盡的「握手小檢驗」中,我遇到的同學大概有以下三類:
用力且肯定地握:這種學生握手的勁度使我既高興又放心,因為我感受到他的精神狀態極佳;
輕輕一握:這種學生大多都一臉倦容,我會了解一下他是否休息不夠?是因為通宵打遊戲嗎?做兼職?或有其他故事讓他很晚才入睡?
勉強碰碰手就急不及待把手縮回:遇到這種學生,我會嘗試主動緊握他的手,更需要的是藉著我手的力度和溫度,讓他感受到我的關心。
遇上情緒不穩或有健康問題的同學,我可以第一時間讓同工跟進,為學生提供適時、適切的處理。我更希望透過握手這個「有溫度的接觸」,讓所有學生每天明白到校方對大家的支持與關懷,提高他們在學校這大家庭的歸屬感,自然就可以讓他們愉快地開始每一天的學習。
建立自信 學會關愛
事實上,「握手」也是社交上最基本的禮儀。人們會透過握手釋出善意,且視情況而定,表示相識、相見、友好、祝賀、感謝、鼓勵、支持、慰問等不同意義。作為未來社會棟樑的同學們,我希望他們能學懂且善用這一種表達友善的溝通行為,建立自信,學會關懷與包容身邊的每一個人。我深信這個真誠發自內心的小小動作,會潤澤大家的心靈,令明天會更好!
「疫」境同行